本报讯(记者 牛伟坤)人民教育出版社近日举办的“刘默耕科学教育改革珍贵档案展”,通过大量手稿、笔记、照片等,带观众走近这位“小学科学教育泰斗”,感受老一辈教育人的情怀。 最重磅的一件展品当属一本页面发黄的手稿(右图),共4册。封面上,收藏者写了3行备注:自编自然教材(1947—1948);刘默耕;最珍贵的资料。讲解员说,1947年初,刘默耕在组织安排下撤离到解放区,教授小学自然课。这件展品就是他在解放区编写的,成为当时科学教育的鲜活见证。 手稿里的文字,颇有趣味。比如在讲解“风”时,刘默耕以“
本报讯(记者 牛伟坤)人民教育出版社近日举办的“刘默耕科学教育改革珍贵档案展”,通过大量手稿、笔记、照片等,带观众走近这位“小学科学教育泰斗”,感受老一辈教育人的情怀。
最重磅的一件展品当属一本页面发黄的手稿(右图),共4册。封面上,收藏者写了3行备注:自编自然教材(1947—1948);刘默耕;最珍贵的资料。讲解员说,1947年初,刘默耕在组织安排下撤离到解放区,教授小学自然课。这件展品就是他在解放区编写的,成为当时科学教育的鲜活见证。
手稿里的文字,颇有趣味。比如在讲解“风”时,刘默耕以“这恐怕是风婆在扇扇子吧”的疑问开篇,之后再娓娓讲述科学知识。他曾留下大量报告和笔记,有的手稿甚至是写在粗糙的马粪纸上,它们能保存至今也很不容易。
此次展览将展出至9月底实盘杠杆开户。观众可通过人教社官方渠道预约参观。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
发布于:北京市